![]() |
|
|
■ 株式会社キッド(Kindle Imagine Develop) 文章撰写:苍蓝的风 |
|
|
浅析KID公司发展历史及其主要作品(V0.35) 谈起KID这个名字,对国内的Galgame玩家来说并不陌生。自从2001年底,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有限公司代理发售了「Memories Off」的简体中文版《秋之回忆》以来,迄今已有将近5个年头了,而在那之后,KID公司自MO以来的所有PC版本游戏,也全都由新天地互动多媒体、光谱和娱乐通三家代理商发行了简体中文版,对国内的Galgame界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
|
时间推进到2004年,对于KID和Galgame界来说,这都是不怎么平静的一年。已经逐步没落的ELF千呼万呼始出来地发布了「下级生2」,沉寂多年的Key也发布了新作「CLANNAD」,更有TYPE-MOON那逆天的「Fate/stay
night」……若再算上年末发售的「To Heart2」,以及「Canvas2」、「君が望む永遠 special
fandisk」、「D.C.P.C.」之类续作/Fans向的作品,可谓是Galgame界热卖大作频繁不断的一年,原创领域的竞争压力也是空前上升。 KID可谓是敏锐地察觉了市场的动向,这一年完全抛弃了以往杂而不精的量产方式,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向了自己的3大招牌作品。首先是2月26日发售的「てんたま2wins(中文版名称《见习天使2双子星》)」,这也是个全面延续前作风格的作品,不仅画面大幅优于前作,在剧本和系统上也作了进一步的强化,市场反应不错;仅仅相隔了20天,早已宣传多时的Infinity第三作——「Remember11~the age of infinity~(繁体中文版名称《时光的记忆》,简体中文版名称《无限轮回的时光》)」也如期发售,并引起了KID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骚动。 Remember11的剧本和系统在Ever17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甚至达到可苛刻的程度——类似EVE但更加繁琐、 ![]() 然而,R11的评价却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一些骨灰级玩家把它捧上了天,但更多的普通玩家却纷纷抱怨「没看懂」,并以此为导火索,在KID的官方BBS展开了声势浩大、完全失控的辩论与争吵,以致KID不得不关闭了R11的讨论区;而另一方面,KID的内部也产生了不和谐音,作为企划+监督的中泽工和负责剧本的打越钢太郎都与上层发生了强烈的冲突,打越甚至不惜在R11的Staff名单上改了个名字叫「槻潮鋼」以示「这部作品不是我的」…… 虽然游戏发售初期的销量尚算不错,但这场规模空前的混乱最终严重影响到了KID在玩家之间的口碑,最后中泽工和打越先后脱离了公司,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让KID在之后足有一年多没缓过气来,而在那之后的Infinity系列也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正统的续作,R11甚至不打算发行PC版,可见损失之惨痛。 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现在无法搞清最初KID内部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分歧,但综合各种现象看来,R11很可能是在未能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就被强行发布了——即使既读数达到100%,游戏也没有给你一个明确的「最终真相」,可以说留给了玩家极大的拓展空间,也可以说根本就是剧本都没写完;另一方面,尽管从悬疑类剧本的角度来说无可挑剔,但是作为一款Galgame来说又完全抛弃了爱情成分,也没有多少的萌要素,其商业性变得非常有限。或许就是在这些方面被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而导致这样的局面发生。 离开KID的中泽工与「CROSS†CHANNEL」、「夏夢夜話」的企划者田中ロミオ一同开发了「I/O」,而打越则换回本名与金泽合作开发C's ware著名系列「EVE」(就是夜行侦探)的第6作「New Generation」,两部作品都受到了悬疑类作品的Fans的强烈关注,但两个人再度联手的机会却遥遥无期了。 6月24日,MO系列的新作「Memories Off~それから~(中文版名称《秋之回忆4——从今以后》)」上市了,新作品同样没有被冠以3rd或者4th之类的「正统续作」名分,不过风格却完全回归了2代的感觉, ![]() 说到这里,不得不强调下关于「Memories Off~それから~」的中文名称翻译问题,之前的「想い出にかわる君~Memories Off~」也是由光谱资讯代理的,可是光谱不知道为什么,居然硬生生地就将它翻译成了《秋之回忆——想君》了。而且光谱看到KID并没有加上3rd的字样,便以为这部作品是外传性质的。可是到了翻译それから时,或许是看到了该作回归了前两代的传统风格,就把中文名称翻译成了《秋之回忆3——从今以后》。这与网络上大家习惯将想君称为MO3,从今以后称为MO4的传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完全混淆了中日两个名称的概念。直到2007年7月才将名称正式更改为《秋之回忆4——从今以后》 ,而想君更改为《秋之回忆3——想君》。 另外,想君和それから都照例发售了OVA,或许是由于两个原作的番号就不够明晰,动画被统一冠以了「Memories Off OVA~3.5」这样奇特的版本号。想君的OVA标题名叫「想い出の彼方へ」,それから的OVA标题则为「祈りの届く刻…」,两作各分上下两话。作画沿袭了MO系列的一贯传统,崩坏得稀里哗啦的……MO系列的游戏画面逐年提高,但为什么动画就永远这么不争气呢T_T 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的,两年前想君与Ever17的差别结局在各自的续作中被彻底颠倒了……「それから」中甚至开起了R11的玩笑,由想君女主角Kanata给口红作的广告中,那口红的牌子就是「SPHIA」。R11的舞台之一就这么沦为了化妆品……该说是「看上去很好」的自嘲么? 扯回话题,8月26日KID发布了本年度的第4款也是最后一款原创游戏「Monochrome(中文版名称《见习天使——黑白色》)」,这个被国内通称为「黑白色」或者「暗黑天蛋」的游戏是てんたま系列的第三作,但是与想君类似,风格上完全与前作来了个180度大调弯,变得有些阴暗。不过凭借鈴平ひろ的人设,游戏还是卖出了1万套以上,最起码是稳赚不赔了。 另一方面,KID这一年代理的移植产品倒是卖得都相当不错:改编自动画的「ナースウィッチ小麦ちゃんマジカルて」(就是魔法护士小麦……)一如既往地维持了原作的热闹风格;「解決!オサバキーナ」则是一个类似逆转裁判一样的游戏,只是主角被换成了一位美少女;E.GO的「Angel's Feather」和「Men at Work3 愛と青春のハンター学園」凭着山本大婶和她徒弟们那完全克隆出来的原画怎么也能卖个七七八八的……其他如「カラフルBOX ~to Love~」、「PIZZICATO POLKA ~縁鎖現夜~」则各有自己的Fans群。 值得注意的是FlyingShine社的「CROSS†CHANNEL -to all people-」,我最初看这款官方定义为「学园青春冒险」类型的游戏时以为不过是一款诉说青春期迷茫彷徨的故事,不过真拿到的时候实在是吓了一跳,里面又动刀又抡弩的 。女孩子冷漠地握着刀,旁边是一地浑身是血的同学尸体……好吧,我总算理解了宣传画上那句「こちら、群青学園院放送部。生きている人、いますか?」是什么意思了(笑)。 另外,当年KID卖得最火的作品是10月28日代理发售的「水月~迷心~」,F&C社的实力果然不是盖的…… 2005年前4个月,KID以MO系列5周年为契机,连续发售了3款名为「Memories Off After Rain(中文版名称《秋之回忆——雨后》」的外传系列,3部作品的副标题分别为「折鶴」、「想演」和「卒業」,以1、2代男主角三上智也和伊波健的视角来演绎原作结束之后发生的故事, ![]() 4月底,KID原创的奇幻风格作品「マビノ×スタイル」发售,但与其说它是原创的,倒不如说是外包出去临时抓来一批剧本、人设、美工之类成立的创作组,而并不是自己的员工完成的;9月29日,女性向游戏「水の旋律 (中文版名称《水之旋律1》)」发售,故事中传说吃了人鱼的肉即可成为存活八百年的「八百比丘尼」(神奈备命?),继承了此血脉的「一谣」与「九艘」两族也因此成为了存续许久的家族。然而有一天,一名少女的出现令一切都有了改变……这款游戏的画面乍看起来不是特别的习惯,不过卖得却很好。 10月27日,MO系列第五作「Memories Off #5~とぎれたフィルム~(繁体中文版名称《秋之回忆5——中断的影片》,简体中文版名称《秋之回忆5——中断的胶片》)」发售。故事讲述千羽谷大学2年级学生「河合春人」为了实现制作电影的梦想而加入了大学里一个小规模的电影同好会「CUM研」,但由于拥有同样梦想的好友「日名雄介」在1年前的突然去世而失去了热情。直到有一天,与好友的死有着直接关系的女孩「仙堂麻尋」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大概是由于前面的想君和それから都没有标记3rd/4th之类的称号,这5代也就只好用「#5」 ![]() 除此以外,MO5在剧本上也算是下了一番苦功。系统上没有继续延用前作的true story系统,不必为了玩出主线而去满足相应的条件,玩家只要能进入相应的人物篇就能一直完成剧本。不过与当初预想的不同,#5的剧本并未在号称是第一女主角的日名あすか身上下足料,倒是全力加强了麻尋线,一方面集中了所有的剧情冲突,另一方面采用了所谓「双视点」(类似交响乐之雨的al fine)的方式来补完春人无法看到的部分……大概MO系列这么多女性角色里面形象塑造得最丰满的就是她了。 不知是不是前几次打击实在太大了,MO#5只发售了一话OVA,标题也就原封不动地使用了「Memories Off #5 とぎれたフィルム THE ANIMATION」,走的是麻尋线。尽管以20多分钟的长度来表现那么多剧情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但抛开剧本之外,这一次的动画却是第一次控制住了作画崩坏的程度,至少是维持在一个可以容忍的程度上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_-|| PS:不知KID是怎么想的,该说是依然没能从R11的惨败阴影中解脱么?MO5居然有一小段剧情提到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做「冬の朱苍岳」,而且让春人给出了类似「虽然有很多负面的评论,但那真的是一部好片子!」这样的评论,看得出KID的制作人员是相当的不甘心(笑)。 这一年KID代理的作品有4部,其中最最引人注目的则是9月8日发售的etude社名作「巫女舞~永遠の想い~」,绝对是巫女控的必杀啊!此外3月24日代理发售了SandalDash社的「ガイザード レヴォリューション~僕らは想いを身に纏う~」,这部作品是一个耽美风格、蒙面格斗超人题材的电子小说(汗);feng社的「ホワイトプリンセス 2nd」则是一款比较正统的学园恋爱剧;而「カルタグラ~魂ノ苦悩~」是一个悬疑类ADV,格调十分的阴暗。除去代理,KID把自己的MMM系列两部作品也仿照当初MO Duet的样子出了个合集,起了个名字叫「My Merry May with be」,不过没有什么太多的新鲜血液的加入,也就只能属于炒冷饭之列了。 接下来到了2006年,可能是由于MO#5的销量和评价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Infinity系列已经让他们受够了罪,KID在新作风格的选择上显得有些迷茫,开始四下尝试。 2月23日发售的「Separate Hearts(中文版名称《散碎的原色》)」讲的是悬疑类的故事,男主角星川纯一因为交通事故造成脑震荡,出现了短暂的失忆。当他回到学校时,得知自己有一个叫做「日向ひかり」的女朋友(不过纯一自己则完全没有印象),而且那女孩还从自己车祸那天起就失踪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纯一的脑海中却总是不断地凭空浮现出ひかり的些许相貌。自己遗忘的究竟是什么呢?纯一开始了对过去的探索……故事中的五个女主角分别叫做「日向ひかり」、「深月真夜」、「燈香朱」、「双葉碧」 ![]() 时隔一个月,KID在3月23日发售了一款极度Fans向的作品「Memories Off ~それから again~(中文版名称《秋之回忆4——从今以后again》)」,作品分为三个中篇,分别接续「それから」原作里祈篇、雅篇和果凛篇的GE,讲述本篇结束之后的二人生活。游戏吸取了以前几代外传的经验,系统设计得十分简单,祈篇不管怎么选都只会有一个结局,而另外两个人也就是在「一般好」与「很好」的结局之间选择吧(笑)。一改それから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Again的风格始终保持着一份温馨与欢快,对本篇很好地起到了一个补完的效果。游戏的评价相当良好,销售业绩也直线飙升——不过我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作品在国内Fans群里的关注程度其实比日本都要高的说^_^。 也就是大约在2、3月份期间,KID的官方网站开始大肆宣传两款全新的原创作品——「We Are *(繁体中文版名称《终极生化少女》,简体中文版名称 《爱在2026》)」和「龍刻 RYU-KOKU(中文版名称《龙刻》)」,尤其是后者几乎投入了KID/SDR的全部主力人员,看得出KID开拓新作的决心,不过,多少有那么一点孤注一掷的味道……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KID在4月和5月先后两次发布了6款减价游戏,各以2800日元的价格开始兜售,而且到了8月底又加入了4款,其中甚至不乏「My Merry May with be」、「マビノ×スタイル」这样前一年才发售的作品,实在是有清仓跳楼大甩卖的嫌疑,而千年古董「夢のつばさ」居然也被复刻到PS2上发售DVD Edition,简直是为骗钱不择手段,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公司之前一直亏本,以致收不回资金开发新项目了。 不过无论如何,7月27日的「We Are *」总算如期而至。We Are *的时间被定义在距离现在不远的近未来,早已改变了轨道的火星成为了地球的卫星,如今已经看上去比月球还要庞大了。而某一日,一个莫名其妙的神秘国家「マニト」突然向日本发动了核攻击,后者所有的防御都宣告失效,一瞬间便被击溃,东京甚至由于温室效应而被海水淹没,战争由此打响。同时,人类中出现了极少数的、被称作「ESP」的超能力者,他们的能力对战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吧,为什么我左看右看这背景好像是在说「最终兵器彼女」呢?尽管故事中套用了一大堆原创的SF名词,不过设定相当的生硬,而且本身也没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一切都只是套着宏大战争外表的卿卿我我罢了。好吧,这一点也和「最彼」很类似。 抛开这些虚伪的表象(笑)不谈,游戏还是相当不错的,人物性格鲜明到位,剧本也并无拖泥带水之处。よしのけい的人设和色彩搭配也十分取巧,蓝色的主基调在炎炎夏季确实给人带来了一丝清凉。 除此以外,6月底代理发售的Lass力作「FESTA!! -HYPER GIRLS PARTY-」也以极其萌え的姿态代理发售,萩原音泉和みけおう的人设实在是强得逆天啊,喜欢准Loli风格的人一定不能放过。 |
|
|
|
9月底,KID苦心积虑完成的最新作「龍刻 RYU-KOKU」搬上舞台,作品的原画是輿水隆之,音乐则一贯交给阿保剛处理,从阵容上来说都是KID的一线员工,实力自然不可小觑。龙刻的故事围绕着传说中的「龙」与一株「千年银杏」展开,舞台虽然在现代,但世界观却是和式的奇幻风格,所以故事里出现的满是日本味浓厚的各种妖魔鬼怪,啊,那条龙倒是蛮中国化的…… 2006年12月1日,Kindle Imagine Develop株式会社,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请破产保护。
最早做出正规报道的是朝日新闻,总共6行小字的报道中指出,资本总额仅为1亿6090万日元的KID已负债约5亿3000万日元。而KID公司本身已于11月30日停止了营业。随后2ch等非正规渠道也相继传来了各种传言,除此以外,KID各员工的Blog也相继发表了对破产一事的感慨与哀叹,已经离开的中泽工表示了哀悼,而打越则表示会尽自己的方式来完成「12RIVEN」的开发……随后不久,KID关闭了公司的网络商店,并且开始返还已预定MO#5e等未发售作品的玩家的款项,实质上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 |
|
|
|
截至到文章完成时,虽然KID官方并没有再次发布任何消息,但在国内方面,「てんたま」终于得以以同捆的形式作为「卒业
NextGraduation」简体中文版的附赠品与广大玩家见面;同时,根据最近得到的消息,KID Fans
Channel已经与娱乐通达成了协作,并通过官方渠道获得了整整3张DVD的「Memories Off
~それから again~」全部素材源文件,开始着手制作again的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PC官方正版。而除此以外,娱乐通还尝试着与KID方面联系,商谈代理/移植其他部分作品的事宜——当然,就算这些作品在国内卖得再好,KID也只能拿到一点可怜的授权费,对于大局无甚帮助,但对于国内的玩家来说,仍然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这篇文章或许将会是最后一次补充了,毕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KID的历史已经完结,就算国内还有大量的Fans,也可能会继续移植/汉化/创作KID的相关作品,但那一切终究是与KID公司本身无甚关系了。当然,一个时代的终结,必然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启,我们衷心期待着,「KID,一路走好!」 「追加:截止2011年3月9日,北京娱乐通公司已经在国内代理发行了KID公司以下游戏的简体中文版: 《见习天使(てんたま)》 《见习天使2双子星(てんたま2wins)》 《见习天使黑白色(Monochrome)》 《秋之回忆4:从今以后again(Memories Off ~それから again~)》 《秋之回忆5:中断的胶片(Memories Off #5~とぎれたフィルム~)》 《秋之回忆5:安可(Memories Off #5 encore)》。」 《Remember11无限轮回的时光(Remember11~the age of infinity~)》 《跳跃的时空(12RIVEN -the Ψcliminal of integral-)》 《思念的碎片(Close to)》 《散碎的原色(Separate Hearts)》 《鸢尾花物语(Iris)》 《爱在2026(We Are *)》 《龙刻》(龍刻 RYU-KOKU)》 《夏梦夜话》 北京寰宇之星代理发行了KID公司以下游戏的简体中文版: 《秋之回忆:雨后(Memories Off After Rain)》 结束语: 其实最初并没打算洋洋洒洒地拍出这么长的文章,结果一个不小心就没收住笔,之后又历经多次缝缝补补,居然抡出这么一篇调研报告出来,不知有多少人能把它看完呢?估计就算是坚持下来的网友也该看累了(笑)。所以,到此为止。 |
|
|
版本修订: |
||
V0.10 | 2006年8月14日 | 苍蓝根据个人掌握的资料,经过约1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稿,并在KID Fans Club、KID Fans Channel、Key Fans Club、澄空学园及AHCOMIC论坛发布。 |
|
||
V0.13 | 2006年8月26日 | 通过不同渠道接受到读者的意见反馈,以及部分错误,重新查阅了资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订正。在此感谢网友d2c、apple、娇气、哈里路亚(KFClub、Channel)、断空光牙剑(KeyFC)、九天之雷(AHCOMIC)、chnjzh、hlly(澄空学园) 为本文指出错误及不足。 |
|
||
V0.20 | 2006年10月15日 | 追加了「龍刻 RYU-KOKU」、「水の旋律2 ~緋の記憶~」、「ホワイトブレス ~絆~」等新作的简介,以及MO系列各作的OVA的简介及评价;修正了部分文字错误。 |
|
||
V0.30 | 2007年1月27日 | 追加了「12RIVEN -the Ψcliminal of integral-」、「Memories Off#5 encore」两作简介及KID破产前后的相关信息;修正了部分文字错误。 |
V0.35 | 2011年3月9日 | 追加了已经在国内代理发行的KID游戏简体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