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Infinity能取得成功,她的音乐也是功臣之一。BGM单独拿出来,多数都不一定经得住考验,但与游戏氛围充分结合后,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只简单说说我喜欢的一些BGM。
诡异型
Infinity系列的核心风格就体现在神秘又诡异的剧情表现上,而此类BGM恰恰是做的相当出色的部分。
NEVER7中先以“Despair”做开场,一个尸体的手中渐渐滑落的铃铛,沉重恐怖的旋律让人不寒而栗,接着如做噩梦般坠入无底的深渊。
遥在月亮海滩的堤坝处摔倒的场景,诚在事件发生前就看到了,这里的“De-Ja-view”又表现出了一种既视感的感觉,对“本不该知道的事却清楚的看到了”的迷茫、困惑和恐惧。
当天夜里在海滩见到噩梦中的铃铛时,响起的“Phantasmagoria”再次给人一阵寒意,似乎摆脱不掉的梦魇,不断缠绕着你,反复不变的节奏如心理暗示一般,加深恐惧。
神社的鬼神传说处的“Darkside”是最有感觉的。完全如恐怖游戏中的配乐,加上一个女子断断续续充满怨念的叹息声。第一次到这里我是在半夜三点多,带着耳机,结果就好像真的有个女子在我耳边吹气=_=||……这个几乎算不上“一曲”,仅仅在营造气氛上做的很好。
“Confession
mind”不能单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了。最符合这首曲子的场景是在CURE中寻找遥的那段,紧张的剧情发展触动着每一根神经,一种对未知真相的迷茫。
“Beginning of Infinity
-Cure-”,如其名了,配合OP动画对游戏中即将体验到的剧情做着神秘的诠释。
EVER17中最初给人以沉重感的就是“Drittestock”,少年失去知觉的那一刻,平稳的节奏急转直下,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不详之事。不过这曲BGM按楼层的名字命名,私以为有些简单的过头了。
“Gedaechtisschwnud”,诡异的曲风含着对未知的恐惧,无论是过去和未来,脑中都只有空无一物的黑暗。身不由己般,不是我的“我”在做着另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Traum in der
Dunkelheit”,同日文名“暗黑の梦”,好似碎片一样渐渐翻出的恐怖感,缓慢的开头却让人心跳不断加速,直到那种毁灭性的打击突然铺天盖地般的袭来。
“IBF
Notfall”,海水突然冲破LeMU的隔墙,拼命逃走的紧迫感展露无遗。紧凑的节奏让人提心吊胆。比起应用于后面IBF的场景中,还是前面LeMU进水时表现的比较好。
“Kopsfsprung”,危机降临,对生命造成威胁,如心跳般的鼓点敲击着人紧张的神经。是我最喜欢的BGM之一。
“Drittes Auge”,迷失自我,我所不知道的“我”现形,快速强烈的节奏,其中还有类似念叨经文的声音……
“Drittes Auge nehmen”,由深海中的场景渐渐变为满部视线的邪恶浑浊物,难道危险还没有离去?故事,还没有完结。
平缓型
游戏中和平的时段是难得的珍贵,处于危机中仍不放弃逃生的乐观态度,逃脱之后的愉悦心情,也都被表现的很好。
“In the sunny spot”,NEVER7中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大的风波,趋于平缓。
“Warmth”,咖啡店和平悠闲的每一天,仍然是比较平淡的风格。
“Magic of
true”,诚给くるみ叠纸飞机表白时,与这一曲结合的异常完美,让我以为这首BGM就是为这一段量身定做的。优美的旋律让人觉得很温馨。
“Achievement”,终于逃离了无限轮回的诅咒,迎接着主人公们的,是美好的朝阳和崭新的未来。
EVER17最初,空出场介绍LeMU时的“Hologramm”,飘逸的曲风给人置身于幻境中的感觉。
“Wiedergeburt”,美好结局的开端,成功逃离了充满死寂的深海“遗迹”,曲调由低缓转为轻快,愉快的心情可见一斑。
伤感型
“Once
more”,NEVER7标题画面曲,剧情中还有一个节奏稍慢的版本。平静的开头含着淡淡的悲伤,似乎在诠释着女主角们的心情;中段节奏未变,但却起了波澜,意味着进入了那难以挣脱的牢笼,伤痛,爱情,希望,交错在其中,触人心弦。
“Karma”,EVER17标题画面曲,水准堪称系列最高。初进入游戏,有一种让人茫然不知所措的忧伤,如果通过了武视点的任意一个剧情,就会感受到这首曲子强大的杀伤力,苦闷,心痛到极点。它在流泪,“凄美”就是形容它的最好的词。明明知道继续听下去也不会让哀伤消散,反而会愈加浓厚,仍控制不住自己的耳朵,不断让自己进入“轮回”之中,跌落谷底,沉沦下去。
“Der Mond Das
Meer”,月と海の子守歌的曲子。缓慢柔软优美,欲治愈伤痕的温暖,也暗藏着一个妻子、母亲的辛苦。这首BGM几乎可以作为つぐみ的专属曲了,当她回忆起那段为人妻母的辛酸时,曲子的价值和含义被发挥到了极致。
主题歌
“LeMU-Far Away Continent of
Lemuria”,因为特别喜欢这首EVER17的OP,所以决定单独拿出来说说。KAORI并不是什么大牌的歌手,但她那清脆优雅的声线却给不少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成为现任infinity系列的OP主唱绝非偶然。她能够将志仓的词曲演绎的非常完美,听过后好像自己真的已经置身在神秘的海下世界中。甫入剧情的平稳,遭遇危机的紧迫,触发谜团的困惑,充斥于歌曲中的每个角落。遥远而又清晰,内敛又充满激情,“峰回路转,绝境逢生”,很好的表达出了EVER17的主题。
谜团
Infinity的核心,最诱人的魅力,就是要耗尽脑力,需绝对耐心抽丝剥茧式找出每一点相关情报方能“破解”的谜团。之所以在“破解”上加引号,是因为有个别谜团有其特殊性,没有“标准答案”,而是靠玩家对游戏的理解程度,以及查阅相关的游戏之外的资料,来不断完善自己所思考探索出的独树一帜的答案。试想,如果自己的解释能得到大多数玩家的认可,成为“准权威”,那种成就感无疑是相当高的,与玩其他类型游戏的“追求极限挑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见识短浅,及部分特殊原因,我的一些拙见就不写出了。仅列出被FANS们研究最多的几项主要谜团。
铃铛(NEVER7)
作为贯穿NEVER7全篇的重要道具,甫一出场就给了玩家一记下马威。冰冷的肌肤,冰冷的场景,冰冷的铃铛,让人感到彻骨的战栗。这个铃铛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缠着主人公不放等等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是谜,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是不详的征兆。优夏篇中,诚和优夏一度以为铃铛是用来拯救自己的“生命线”,实际上它才是将他们困于无限轮回的元凶。不只是优夏篇,其他分支的故事也是苦于铃铛的“阴魂不散”,而不断让诚受到爱人死亡的打击。轮回中的“不死”不是“不会死亡”,而是“不停死亡”。可见这个铃铛所带来的可怕效应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各剧情中,铃铛坏掉,就是主角们摆脱轮回之时。而铃铛被人为损毁的只有两次,其余的则是靠男女主角们自身的觉悟和意志对铃铛的能力产生某种抵触甚至破坏。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说不定铃铛还是考验主人公们的道具,虽然它看起来就是个承载“黑暗”和“灾难”的载体。除了主人公摆脱不掉的这个小铃铛,游戏中还有一个稍大一些的被挂在神社中的铃铛,更神秘和鲜为人知,不过戏分就比较少了。
神社(NEVER7)
司纪杜神社同样是在游戏中处于非常重要地位的建筑物。因为优夏的发现,神社的能力被揭开:操纵时间。诚等人的时光倒流,くるみ的空白三年(跳到未来),都证明了时光滑行的可能性。神社是造成时空轮回的直接原因的可能性很小,而从内里风铃后面的咒语来看,它与铃铛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座古老的神社曾经倒塌过,后来又被重建。重建的目的是否单纯的供奉时间之神就不得知了,总之它在游戏中的存在并非善类。
CURE(NEVER7)
有人把CURE剧情归为“纯商业化产物”,这点本人难以认同。因为不可否认的,CURE剧情的补入使FANS们有了更多的讨论话题,可以说让游戏的趣味性大增。CURE被定义为“幻想综合症”,有着近似于造物主般无敌的“创造”能力。化“无”为“有”,就是CURE最大的特征。这一点似乎也成了许多FANS的诟病,这其中又分出“唯心论”者和“理论派”者,前者根本没有对CURE的理论架构进一步去理解,胡乱给CURE定位,后者则从一开始就不能接受这种过于虚幻的东西。喜欢研究CURE的FANS也分为两派:“A”和“B”(比较简单的分化……)。B是相信“幻想改变现实”,A是认同“幻想成为现实”,B众认为A是虚幻的存在,A众觉得B背离了游戏要表达的本意。这些争论不会显得哪方更高明,倒是将游戏的价值不断提升上来。
CURE的存在,可以单独放在ぃづみ主线来研究,也可以联系起整个游戏来分析,两种选择取决于玩家本身的倾向。如果把它放在整个游戏中,很明显的,时空轮回的现象正是CURE强大的能力对现实造成扭曲而产生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那究竟CURE的能力会达到一个什么界限?真的是无敌的“设定”?这些都要靠玩家自己的理解了。
失忆(EVER17)
失忆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两个少年身上,玩家眼中的和玩家扮演的。对于这个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没有定论。依靠游戏表面给的那点可怜的情报是找不出什么苗头的,只有将其内部彻底剖析。游戏中对扮演的少年失忆原因有比较模糊的交代,相对来说比较好推出原由;另一个则很难推理了,他是不间断的失忆,不用笔将最近发生的事记载下来就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说记忆在被添进脑中的一刻,马上就被埋在不见底的深处了。这事到底与神秘的“第3视点”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
暗黑捉迷藏(EVER17)
比起“踢罐子”,这个名字比较有气势……作为EVER17的两大谜团之一,这段众人玩游戏的情节是相当重要的部分。罐子被神秘地踢飞、有弹飞的声音罐子却未动分毫、全部人在场却从远处传来少年数数的声音等一系列诡异的现象,都让人惊悚又惊诧不已。这其中最难猜想的就是罐子被踢飞那次,到底会是谁踢的?所有人都有“不会在那个时候去踢罐子”的证据,结合EVER17中的任何情报和理论也毫无头绪,又不可能是什么灵异现象,真是让人想的头大啊……
CURE病毒(EVER17)
与NEVER7世界最直接的联系,就是这个神秘的病毒了。12岁的つぐみ去医院看望的好友茱莉亚,正是NEVER7中CURE能力者少年特姆的青梅竹马。つぐみ所感染的病毒,相信就是来自特姆在茱莉亚体内植下的“不死”。这个病毒正是CURE所创造出来的,是CURE存在的铁证。
CURE病毒的能力,是带着让人几乎不老不死的超强作用。似乎最大受益者是非带源的感染者,因为つぐみ作为带源者是抵御不了紫外线的灼伤的,只能夜间活动,感染者却没出现此类症状。其他诸如发作时间、发病特征等,玩家也没有获得充分的情报。CURE病毒是取材于现实中存在的某种病毒,编剧将其“改编进化”的更完美而已,不过这都是生物学相关的东西了,有兴趣的玩家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推断游戏中CURE病毒没被交代的种种特性。估计一般人也没这个闲工夫和闲心吧。
ココ(EVER17)
最天真可爱的小LOLI,也是最神秘的存在,特别是在少年视点中,ココ就如幽灵一般。她的“超能力”实在很特别,不能说是全知全能,可也差不多了。这里主要提那个“幽灵ココ”,她了解整个故事的一切真相,利用的正是类似于“第3视点”的能力。而她与BW又是不同的存在。不仅有着BW的“借助视点”,还能以ココ的形态脱离出来成为拥有实体的“独立视点”。拥有与人类相同的热源,拥有ココ本人的全部记忆,可以随意出现于LeMU的任何地方,又如幻影般随时消失……谜样的存在,难以猜测她到底是什么人,难不成真的是太阳星人?-_-
生命反映(EVER17)
EVER17中被讨论最多的谜,喜欢悬疑类的玩家为EVER17所疯狂的根本原因。“5、6、7”和“1”的真相,每个玩家都有不同的见解。据说参予EVER17剧本编写的某人曾放出过“5、6、7”的解释,后来被KID封杀了。虽不知这件事是否属实,但KID坚持不放答案的做法确实是非常明智。搞些“KID难以自圆其说”的说法的人必是没有玩懂EVER17的人,完全可以把他们晾在一边儿了。KID无疑给FANS们留下了很大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这与“没有结局的结局”这种手段不同,后者可以自行YY后续发展,前者却与自己的理解程度有紧密联系,每加深一步理解,那些隐藏于游戏之后的剧情都会在头脑中有不同的勾勒,不断挖掘其内在含义的乐趣是非常巨大的。比如“5、6、7”,想弄清这些数字到底测出的都是什么人,不能仅靠表面那几个人数拼凑,还要考虑到是否要结合OP动画的提示、众人的对白和反应、后面剧情发展中的诡异事件及特殊人物可能存在的特殊体质或能力等。最后的“1”也是,这是一种艺术手法,还是真有其特殊意义,都取决于玩家自己对整个游戏的把握。要说这个“1”,真是圆满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了,相信每个打通武视点剧情的人都对那两个“好”结局心有余悸,看到这个“1”,简直就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啊!
人设
对于视人设大于一切的玩家而言,NEVER7必不入他们法眼。影崎夕那的严重糟糕表现,即便是在核心FANS中,也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虽然我想说句公道话,有些CG还是画的不错的。
泷川悠的表现,个人认为还是中上乘的,特别是EVER17的CG,水准之高令人乍舌。对白时的人物设定有的还是走型,特别是つぐみ的,连我这种博爱主义者都看不过眼:(
看REMENBER11的画风,感觉比前两作都要舒服一些,KID在画师上的选择,还是在不断进步的……
剧情漏洞
Infinity的缺点其实不少,除了部分人设上的问题,她那精彩的剧情同样有漏洞,不过并不是某些无知人士的所谓“硬伤”。比如少年视点中沙罗与つぐみ的吵架,这样的重要事件本应交代清楚,却一笔带过未再谈起;再比如空篇终章被设定与つぐみ篇终章相同,显然是KID在偷懒,忽视了剧情进展的合理性;还有已经有位KFCer修正了的德语语法小错误,这都是KID无可回避的缺点。
声优
NEVER7中女神井上的献声,EVER17中保志的重要分量,看的出infinity的声优从来就不缺大牌。而像川上とも子等实力派声优也不在少数。川上在优夏醉酒时的表演堪称一绝,松冈由贵将遥的迷茫和くるみ的外活泼内忧伤两种不同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笠原弘子也最好的展现了空的“大和抚子”风格,异军突起的植田佳奈凭借个性的声线和出色的唱功赢得一片喝彩。而浅川悠的绝佳表现最让我心仪,つぐみ的冷淡、悲伤、害羞、高兴等感情被她演绎的相当完美,配好这些地方的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高啊。以前只注意过她在《LOVE
HINA》和《阿兹漫画大王》中的表现,这次的EVER17让她一跃成为我最喜欢的声优之一。
收场
NEVER7的大结局,ぃづみ姐妹送给诚的小瓶中,有着3颗闪着美丽光芒的星型砂。如今infinity系列也走过了3作,她们就像游戏中的星之砂般,默默绽放自己的光芒。相信在KID和FANS们的努力下,这个系列将会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